Wednesday, March 22, 2023

跟著韓劇學知識 韓國氣象廳歷年大小事☀️

有留意韓劇的應該都知道這部由朴敏英和宋江主演的《氣象廳的人們:社內戀愛殘酷史篇》,在韓國氣象廳內工作的兩人以氣象作為比喻變幻莫測的戀愛而展開的愛情故事,但是大家又知道韓國氣象廳到底是在做甚麼的嗎?又會和香港有什麼不同?

圖片來源:JTBC

韓國的氣象特報分為12種,分別是強風、狂浪、暴雨、大雪、乾燥、暴風海嘯、寒流、颱風、沙塵暴、酷熱、地震海嘯以及火山爆發,而根據狀況的嚴重程度,發放特報的時候也會分為只是需要多加注意的「注意報」和真的有安全威脅的「警報」,氣象特報除了會在電視上播出,也會通過韓國的緊急警示系統傳達訊息予市民。

韓國四季分明,地大脈搏兼位於地震帶上,所以每天要觀察並發佈的氣象特報一點也不少,更會研究並管理有關氣象資料,在劇中亦曾經提過最難預測的氣象都在韓國內。

圖片來源:Naver
圖片來源:Naver

韓國氣象廳於1948年成立,是隸屬於韓國環境部的中央行政機關,負責調查、研究、觀察以及預測韓國的天氣及氣候,包含地震和火山等有關的自然活動,與香港天文台一樣同屬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以及颱風委員會的成員之一,雖說是韓國版天文台,但韓國與香港不同並沒有細分颱風訊號警報,更沒有「颱風假」,如有強颱風或颶風威脅市民生命財產才會發出「颱風警報」,暴雨亦同樣沒有細分「黃、紅、黑」警報,韓國在惡劣天氣下上班及上課安排將交由公司及學校自行決定,而在這方面香港的指引相對上較為清晰、完善。

圖片來源:JTBC

原為國立中央氣象台的韓國氣象廳本來是屬於交通部,然後被劃分至科學技術部,最後變成隸屬環境部的一個行政機關,雖說氣象廳於1948年才正式成立,但是韓國進行氣象觀測歷史於1884年日本內務省地理局委託釜山的電信局員進行氣象觀測時開始,其後在韓國各個地區設立了觀測所,直至韓國獨立後才正式成立「國立中央氣象台」並於1990年升格為「氣象廳」。

而除了即將遷往大田政府總部的氣象廳總部外,也於另外五個城市設立了十一個地區氣象廳,並分為了35個部門,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全部都在氣象廳的觀察範圍內,包括航空氣象組、海洋氣象組、地震火山組等,還要分析研究並作出一系列的預防以及應對方案,就連櫻花和楓葉的開花期也是由氣象廳所預測的喔!

圖片來源:JTBC

氣象廳曾經也發生過不少爭議,於1987年超級颱風「黛瑪」橫掃各個地區之時,但當時全世界唯一只有韓國氣象廳預計它不會經過韓國,因此相信氣象廳的民眾並沒有做好準備,颱風貫通韓國後導致大量市民失蹤及死亡,財產損失達6千億韓圜(約港幣38億元左右),及後氣象廳偽造颱風路線圖堅持颱風沒有經過韓國,結果在韓國引起了排山倒海的不滿與非議,還將投資了1192億韓圜(約港幣7.5億元左右)用於分析氣象用的超級電腦以低至0.0066折發售。

對於韓國真實的氣象廳和氣象系統有了多點的認識後,相信看《氣象廳的人們:社內戀愛殘酷史篇》的時候也會可以對劇中角色們的行動多一點點了解喔!

圖片來源:JTBC
RELATED ARTICLES

Hot Tag

Kimichi People 最熱門